本文转载自“沪江法语(hujiangfr)”微信公众号,更多有趣文章请关注→

不知道多少人和法语君一样,因为都德《最后一课》那句“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而牢牢记住这个以自己国家语言而自豪的民族。

而法语里自带的优雅,温柔,礼貌则塑造了法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气质。

以至于,在无法解释某个特殊的法国文化时,我们只能以“这太法国了(c’est très français)”来收尾。

刚开始接触法国历史时,会觉得法国人神经都不太正常,改朝换代说来就来,管你是雾月还是热月。

而正式开始学起法语时,更加肯定了法国人是疯子的念头,阴阳性和各种繁杂的变位不知是多少学习者的噩梦。

这个时候如果听信江湖流传的那句“法语入门难,后面越学越简单”,那你可能就不会轻易想中途放弃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就算法语达到了很好的水平,还是会犯很多大大小小的错。因为母语思维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法语的输出。

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其他欧洲国家的人也有不少吐槽法语的,比如下面这位英国小哥↓↓

Paul Tayler是一位长期居住在法国的英国小哥,以制作吐槽法国及法国文化的幽默短视频而出名。其作品系列What the f**k France在法国电视台canal+上播出。

视频里的吐槽句句戳中当初学法语崩溃的心:

槽点1:半升啤酒不说“une demie”,要说“un demi”。

槽点2: “你很热吗?”要用avoir进行搭配:“Vous avez chaud(e)?”,而不是和être搭配:“Tu es chaud(e)?(你欲火焚身吗)”

槽点3:“Je suis excité(e)”不等于“I’m excited(我很高兴)”。法语里exciter有性的暗示。

槽点4:“Introduire”不等于英语里的“introduce”(介绍)一般介绍某人法语里用“présenter” 。

槽点5:“Ménage à trois”可不是单纯地指三个人做家务……

槽点6:法语里的verlan——音节颠倒现象。如“Il a choppé”变成“Il a pécho”,“femme”变成“meuf”(女人),“louche”变成“chelou”(奇怪的),“fou”变成“ouf”(疯狂的)。

但是,尽管有这么多百爪挠心的时刻,现在回头看来,依旧不后悔选择学了法语这门语言。

出门在外看到或听到法语都会无比亲切,亲戚朋友发个化妆品翻译什么的我们也能搞定……

去欧洲旅游也会发现不少欧洲人都会简单的法语。而非洲就更是法语学习者就业的天堂了,中国企业的遍地开花也使得懂法语的驻外人才非常抢手。

放眼国内,中法合作的项目越来越多,不少企业都需要懂法语和法式文化的职员。

另外,高考的最新改革都把法语列入了外语考试项,这也意味着日后高中可能会招聘更多的法语老师。

上述这些是从实用性来谈的。

然而法语带给我们的并不仅是字母不同切换组合的工具,更是带着我们走进了法国及法语国家的文化宝库。它让我们变得更包容,更能理解法国为什么是独一无二的法国。

这是一个高度重视文化和艺术遗产的国家。法国摇滚巨匠Johnny Hallyday去世法国给他进行了国葬,所有的法国之声都持续滚动播放这位歌手的经典曲目数月。

这还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国家。餐桌上的装饰,各类酒品与食物的搭配,以及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法国人在咖啡店外晒太阳。这些都是法国人热爱生活的表现。法语里有个词叫bon vivant,指特别会享受生活的人。用来形容法国人再合适不过了。

这更是一个把上街游行奉为圣旨的国家。黄马甲运动的一波又一波在外国人眼里看来非常难以理解,但是在法国人心目中这是神圣不可被剥夺的基本权利。法国现有的很多福利都是历代人的勇敢牺牲换取来的,爱自由爱表达的法国人希望通过一场场游行来获得政府决策人的关注从而争取最大限度的民主。

世界之大,民族之间的差异也多种多样,懂外语的人越多,越有助于消除巴别塔的魔咒。

Tips巴别塔(Tour de Babel),出自《旧约全书》的一个故事。人类想要修建一座能够通天的高塔,上帝见此情形,就把他们使用的语言打乱分裂,此后人们无法听懂彼此的意思,世界上的语言变得五花八门。

如果人生能重新选择,你还要学法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