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子,是冲楼盘去的,鲜有人打听建筑师的名字;用香水,是冲着香味儿去的,没有谁去问香味儿到底谁调的。但是,在被誉为“香水王国”的法国,香水制造商不惜花费重金供养着一群“闻香师”(也称调香师)们。公司还专门为他们配备保镖,保护这些大师那了不起的鼻子。甚至50年前,一位闻香师的鼻子,在保险公司的保险额达100万美元。

  闻香师,在法国的俗名叫“鼻子”,你不见其人,却尽闻其味,感觉挺神、挺浪漫……在欧洲特别是法国巴黎,少男少女们对闻香师的崇拜超过了红极一时的歌星、影星。一瓶小小的香水,一旦有了闻香师的签名,它的身价就可以翻上十倍甚至百倍。

  在法国生活了很多年,今天我才第一次见到一位真正的“鼻子”——吉约姆·弗拉维尼(Guillume·Flavigny)。他看上去年龄不大,在这里我们不妨称他小吉。

  泡在香味和音乐里办公

  小吉在全球第一大香料公司瑞士奇华顿(Givaudan)集团法国总部供职。第一眼看去,这个清秀的法国小伙长着个挺好看的大鼻子,不禁感叹:“可能这是当‘鼻子’的首要条件吧。”

  他听了便笑,“我们跟正常人没什么不一样,只要有鼻子就行。也没什么特殊的卫生习惯,更不会为了保护鼻子,戴个大口罩什么的。如果较真儿的话,我不抽烟,因为烟气太刺鼻,怕影响工作。可是法国有不少大‘鼻子’、名‘鼻子’,抽烟抽得很凶。当然,做‘鼻子’最好要注意身体,爱生病和爱感冒的,最好别当‘鼻子’。”

  小吉话不多,做事儿慢条斯理,穿一件玫瑰色衬衫,戴一副红框眼睛,有几分艺术气息。他独享一个半开放的办公室,走廊一侧是透明的玻璃墙。一推门,爵士乐的音符就漂荡过来。“我离不开音乐,天天如此,一边听一边干活。”他还告诉我,公司里共有13个“鼻子”,每人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干活,能泡在这样惬意的工作环境里,让人颇为羡慕。

  小吉桌上的瓶瓶罐罐,贴着各式各样香型的标签,记者很好奇:“鼻子”每天都怎么干活的?小吉一边给我打开两个小瓶,一边用手指蘸一点香料,抹在手腕上。“就是这样:比如客户需要一种什么样的香水产品,你弄好基础的香料,抹在手上,然后闻,看缺点儿什么味,或者哪种味儿太多了,该加点什么,该减点什么,再加再减,调到满意为止。之后把料量、比例等数据记在计算机里产品表上,然后送去生产……”说起来小吉的工作也不轻松,20分钟后,我就被他香气四溢的办公室搞得有点头晕目眩。问他整天都在这小屋里呆着,难道不头疼吗?他说,这也是练出来的。

  目前在法国各大时尚公司里,真正拥有专聘“鼻子”的香水公司少得可怜,仅剩香奈尔(Chanel)、格尔兰(Guerlain)、让·帕图(Jean Patou)三家。其他“鼻子”,大多数都在奇华顿这样的香水产品原料供应商处供职。

  奇华顿是世界各大香水品牌的供应商,公司里每个“鼻子”都接有大量研制订单,像迪奥、高田贤三等大牌香水产品都出自这里的“鼻子”。现在各品牌之间竞争激烈,每个品牌都要求既有个性,又要有市场。“比如,今年流行苹果味,但这个牌子要的苹果香跟另外一个牌子要的苹果香也不一样,而这微小的差别足够我花大量时间去调配了。”外人看来浪漫诗意的工作,真正做起来,也是重复、单调的。而且,制造一种新的香型需要创造,需要时间,尤其是需要灵感。

  小吉每天同时做12个项目,一年下来要配制150种香水。甚至周末,他还要带着液体香料回家,寻找新灵感。或许因为天天和香水打交道,生活中小吉与香水保持距离——自己从来不用。

  达到人类生理极限

  小吉的职业“鼻子”生涯只有3年。“我父母都是建筑师,跟香水行业没有一点关系,我全凭兴趣进了专业学校学习。”

  目前在法国,培养“鼻子”的专业学校只有一所——伊夫琳省凡尔塞市的“国际高等香料学院”。学生们一进校门,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课就是天天闻香味儿。他还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著名的香奈尔5号香水,它的制作人必须有长年的闻香经验,至少能熟悉鉴别出1500种不同物质的气味。有了这个基础,才能搞香水创作。

  小吉毕业后就来到奇华顿,这家世界一流的香料公司还专设学校,对“鼻子”们进行再培训。在他办公室里坐了一会儿,我问:“为什么屋子只有一种味儿?”小吉笑了:“不对,我屋子里的香味可多着呢。”

  曾有人总结出“人类生理的八大极限”,闻香师就是对人类嗅觉的挑战。一般人只能分辨出十几种不同的气味,而刚毕业的闻香师,能分辨并记忆400 多种气味。有了实际工作经验后,这一能力还会增强,能熟悉2000至3000种气味,达到人类的生理极限。

  为了证实,我问小吉:“你能辨别多少种气味?”他说:“3000种吧,也许4000,也许还多一点。”这让人万分惊讶。小吉解释道:“世界上一般的香味应该是2000种,但这只是个基础数,还要创造新气味的,我把这些都算在里面了。”

  “鼻子”是艺术家

  有一本法国小说就叫《香水》,故事发生在中世纪法国某村庄。一个长相丑陋的青年,为了讨人喜欢,跑到香水作坊当学徒,做“鼻子”。他创造出一种香水,只要一喷,讨厌他的人就会喜欢他。结果,他调制的香水越来越多,越做越完美。可是,物极必反,他制造的最后一款香水,倾倒了太多人,自己反而因承受不了过多的“爱”,自杀身亡……2006年,由这个故事改编的电影在法国影院里热播。故事当然有虚构成分,但从中能体会到这个职业的从业者容易走向完美主义的极致。

  见到小吉,这种感觉更加深刻。他创作的一款“艺术香水”,2002年在法国香水业夺得创作大奖。在博客上,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这是个炎热的下午,惬意的热。花园里,面对着缤纷的花草,一种和平宁静向我袭来,精神飞离出肉体,自由地翱翔着……”

  更有趣的是,小吉给自己的获奖作品取名“花样年华”。原来,他得奖当年,正逢中国影片《花样年华》在法国热播。一问,小吉果然是张曼玉的影迷,“这款香水不是给哪个公司做的,它完全发自我的内心,是100%的艺术品。”“创作”的字眼在小吉的话语中不断重复。对他来说,“鼻子”就是艺术家,需要灵感。

  出于礼貌,没好意思问小吉的薪水,但记者从法国国家就业中心了解到,有高级文凭的“鼻子”可以拿到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0万元)左右的年薪,行业的佼佼者或者明星甚至达到1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20万元)。小吉目前还是“初级闻香师”,但他在公司里绝对是骨干,再过几年就可以荣升“高级”了。今年30岁的小吉,已经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妻子也是奇华顿的“鼻子”之一。不过,她不配香水,而是专门配制洗衣粉香味的“鼻子”。好玩吧?

  末了,小吉告诉我:“以前的鼻子全是男人,现在的比例大概是男女平衡,未来肯定是‘女鼻子’多过‘男鼻子’。”记者好奇:“为什么呢?”“因为我在班里当时是唯一的男生!”他爽朗地笑着。

闻香师历史

  早在13世纪,巴黎行政长官埃蒂安·布瓦洛(Etienne Boileau,1258年)的专著《职业目录》里,就正式记录了“闻香师”这个职业。据说从人们开始使用香水的那天,就有了这门手艺。

  尤其在法王路易十四执政时期,宫廷王室迷恋香水,对香味质量的要求,更是高无止境。闻香师也越来越以“艺匠”之名受到尊崇。随着时代变迁,如今,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在法国越来越少,已经有点象“绝活儿”了。但这个古老的行业对品质的追求从未止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