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克莱尔•丹尼斯乃法国当代著名导演,今年五月,籍“中法文化之春Festival Croisement”之际,她携带数部代表作来访中国。其影片涉及各种题材:通过斗鸡比赛试图安定下来的外来人,被遗忘在吉布提海湾的法国外籍兵团,即将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可怜男人,还有在非洲非殖民化中不愿接受现实的法国女人……诗意中夹杂酸涩,暴力中不乏柔情,一个个恰似简单的故事,展现着千种情绪、百态人生,无一例外激发出观众内心最深的共鸣。

【本期人物】克莱尔•丹尼斯(Claire Denis)

(1948.4.21-)

法国著名女导演,代表作有《Chocolat》、《Nénette et Boni》、《Trouble Every Day》、《Beau travail》等。 

 

Q:如何面对外界对你的评论?

R:美国人曾评论过我的电影中有暴力元素。而其实我所受到最尖刻的批评,并不是来自美国,恰是来自法国本土。法国人的《电影手册》现已成为所有电影导演、电影评论家的共同思想阵地。与昔日情况相比,今日的导演,比如布鲁诺·杜蒙(法语:Bruno Dumont,代表有《人之子》、《人性》等)或路易·卡拉克斯(法语:Leos Carax,代表作《新桥恋人》、《男孩遇见女孩》等),可能更加孤独,更加以个体形式而存在。评价我的电影是“暴力”中心?我完全不同意这种说法。我的电影中既有暴力,也有诗意,我的电影还一直跟社会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一些人看来,也许电影是布尔乔尼亚的产物(法语:bourgeoisie,中译资产阶级),在我们眼中却并不是这样。

Q:《Trouble Everyday》中是否有意使用重复的声音?

R:这个电影中确实有着重复使用的音乐声和机械声。“Pourquoi ce choix de son?Parce que pour moi c'est le son du film."(为什么选择这样使用声音?因为对我来说这就是电影本身的声音。)这种声音,一方面来说,十分美妙,当然另一方面,也会令人焦虑。至于那个其他人看来似乎悲观的结局,我觉得它很好。我从未想过其他的结尾方式。它诠释的仍然是爱情的主题,主角可能在害怕,但在其眼中却仍然可以看到有爱。

Q:如何通过《Trouble Every Day》来解读“暴力”?

R:暴力存在于这个社会及这个世界。我们所谓的文明,其实是通过方式来组织人类,以使得他们能更好更和平地生活在一起,而不必展露过多的力量。一个例子是欧洲。为什么会有欧洲?为什么不到百年之间,曾经有三场非常巨大的战争?这里面可以有很多解释。但不可否认,战争是必须的。这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暴力。暴力其实一直存在着。《Trouble Every Day》该归为“暴力”、“色情”影片?我倒不想代替其他人来做这种归类。首先,拍电影对我来说就已经很难了。更不要说其他。

Q:《Beau Travail》里面有为数众多的男性身体裸露镜头,这是否会因此将影片转变成一场男性身体的show?

R:也许这里面是有很多男性身体。但很多电影里也有女性身体。百年来我看了很多的女性身体,我感觉在电影中看到的女性身体比在现实中看到的女性身体还要多。这不是一种男性身体的时装“秀”,但这是美的,我喜欢这些。其实您问这个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来源中文翻译《军中禁恋》。我并不知道影片竟被翻成这样,法文里其实是《出色工作》的意思,现在的中文翻译,跟原本的意思,简直是南辕北辙。而如果观众看了影片中一个男人、一个士兵的身体,就联想到同性恋(homosexuel),那其实他心底早就有这种想法了,不是单因一部影片造成的。我本人在这方面,并没有什么评判。对此有判断其实也是很愚蠢的。

Q:如何看待自己影片在非洲的接受程度?

R:在非洲相关的影片中,演员有的来自法国,也有的来自喀麦隆。他们参演之前都看过剧本,也都同意这样演,没有什么意见。喀麦隆本身跟尼日利亚或者象牙海岸的情况都是不同的,至少在喀麦隆没有儿童参军,电影里的那些演员,也都是从学校里选来的,不是什么儿童士兵,进行什么本色出演。我不想在一个有内战、有儿童战士的国家,而想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拍摄这个电影。喀麦隆的天主教和穆斯林信徒和平相处,法国人和喀麦隆演员也相处得很好。这部电影中,唯一也许有错的,是Maria这个角色,因为她不愿意接受,战争要开始了,她不愿接受这一点。她不想失去一切。

这部电影在非洲电影院放映过吗?实际上,非洲的影院现在都消失了。马里,乍得,喀麦隆,我一直在努力找地方放映。但在《白色物质》拍摄完成前2年,喀麦隆的最后一家影院也消失了。电影院负责人宁愿将其变成超市、DVD贩卖店,也不想在这里放映电影。这一点不好笑,相反非常令人伤感。我曾经带着一张DVD去喀麦隆,在体育宫前面放映,那声音图像条件都非常差。之后我还特意寄去了DVD。

Q:《U.S. go home》和《I can't sleep》的定位?

R:《U.S. go home》这是部反美电影,即anti-americain,但这不是一部种族歧视电影。“U.S. go home”这句标语在我小时候写满大街小巷,我那时还被禁止喝可乐。《I can't sleep》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触及了种族歧视。但它的真正主题却也不仅于此。它想表达的,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和亲生兄弟发现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弟弟,是个凶手,那种难以接受、难以想象的感情。这个主题更甚过种族歧视。

Q:是怎样被选入中法文化之春?想怎样借此来传播法国文化和电影?

R:我之前并不了解“中法文化之春”这个艺术节。不过后来也了解了。参与回顾展这个决定,其实会令人感到害怕。像之前有记者说的,一直留在家里,就会怕改变。但这次被选中也很好,登上飞机飞往北京的那一刻,我就觉得很幸运。因为可以跟很多年轻而优秀的中国电影导演,演员,学生,乃至电影爱好者交流。法国有很多缺点,但有一个优点,它知道文化创造的重要性,它知道通过一个影片传达的东西将远远大过一场演讲。为什么我被选中呢?我的理解是,“中法文化之春”,究其法语意思,有交错、交汇的含义(croisement词源croiser),我本身可能不能说是可以代表这个词的人,但我的影片,不是非主流,也比较有特色,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交汇,正切合这个主题

Q:在您的自传纪录片《流浪者克莱尔·丹尼斯》 (法语:Claire Denis, la vagabonde)中有这样一句话:“Le cinéma ne m'a rien fait,c'est moi qui y suis aller."(电影并未促使我如何,是我自己向电影走去的)您对电影的感想是如何的?您会觉得自己是为电影而生的吗?

R:我从未感觉自己是为了什么而生的。尤其在我小时候,我住的地方还没有电影院。稍大一些,才了解电影的存在。第一次看到这种艺术形式时,就觉得它可能非常适合用来表达我在生活中的所感。我是因此才讲了纪录片中的那句话。我小时候,看过迪斯尼,看过《战争与和平》,看过很多美国反日的战争宣传片。我妈妈很喜欢给我讲述电影。有一次一起回法国呆了一个月,看了《广岛之恋》,是具有颠覆性意义的新电影。然而我自己也还是很久之后才重看了它。我母亲不是什么知识分子,她爱看电影,也常与我外公去看电影。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个简单而又不贵的娱乐方式而已。

主办单位:上海师大世界电影研究中心、法国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
合作单位:中华艺术宫、上海大剧院、上海电影资料馆、上海当代艺术馆
场地支持:罗奇堡家居

戳我看下一页>>2014年“中法文化之春”电影回顾展作品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