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棕榈中的金棕榈

戛纳有多重要?   

简单来说,即使你拿过了奥斯卡,即使你是最大牌的电影人,这里依然是你梦寐以求的地方——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大、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 从让-吕克·戈达尔到王家卫,从布拉德·皮特到卡梅隆·迪亚茨,戛纳是每一位热衷于电影事业的人所向往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风格独树一帜的大师们的杰作,也可以发掘出才华横溢的新人,还有很多你以前从未见识过的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作品。和其他竞赛类的电影节不同之处在于,戛纳的首映新片数量往往会占据整年最好的电影中最大的比重。   

谁才会去戛纳?   

每年盛事期间,在著名的海滨大道及附近的海滩上都是异常拥挤,大约有3万名职业电影人会齐聚在这里,其中包括了1千名导演和4千名记者。戛纳仿佛是一块巨大的磁体,吸引着所有怀揣着电影梦想的人们,很多人来这里并不是为了看电影,往往是寻求人际关系,所以出席各种聚会才是他们的初衷。   

此外还有众多美女云集,期待着影界大腕、星探们的发掘,一圆她们的明星梦。正因为如此,戛纳电影节因大海、美女和阳光(Sea Sex Sun)而被称为3S电影节。   除非你是显赫顶级的名人,如果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那么你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拥挤的人群中,排在冗长的队伍中,然后是为了在狭小到变态的且简直要热死人的放映厅里抢到一个最理想的位置而“拼命”。值得欣慰的是,当大银幕上的灯光开启时,你会觉得这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最出色的电影?

戛纳国际电影节自1939年创办以来,于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南部旅游胜地戛纳举办了首届电影节。期间虽停办过几次,但大体上一直延续至今,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两周左右。 在众多的奖项中,尤以最高奖金棕榈奖最为显著。翻开戛纳电影节史册,我们从获得过金棕榈奖的影片中选出20部佳片,或授予“金棕榈中的金棕榈”大奖。

《甜蜜的生活》(1960)La Dolce Vita

导演: 费德里科·费里尼

对于这位世界殿堂级电影大师,戛纳电影节也是情有独钟,先后授予过三座奖杯——尤其是在1960年,费里尼凭借这部《甜蜜的生活》而摘得了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

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宣布,在今年5月中旬开幕的电影节上,主办方将举办特别回顾活动,纪念费德里科·费里尼的经典作品《甜蜜的生活》诞生50周年。

《维莉迪安娜》(1961)Viridiana

导演: 路易斯·布努埃尔

同年与费里尼《甜蜜的生活》并列获得金棕榈奖的大师作品,本片被广泛认为是路易斯·布努艾尔最伟大的作品。这位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一代电影宗师也多次与戛纳结缘,也是该电影节的常客,除了这座金棕榈奖,还获得过三次金棕榈提名,以及一次最佳导演奖(《被遗忘的人》,1950)等其他奖项。


《豹》(1963)Il Gattopardo

导演: 卢奇诺·维斯康蒂

同样也是一位伟大的意大利导演,造就了另一部伟大的作品。一部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史诗巨作,特别是最后一场豪华舞会,导演用长达一小时的篇幅来造成视觉上的震撼,以映衬萨里纳王子的孤独心境,那种对生命接近终点的无奈和对所属时代即将流逝的悲凉。

本片获第1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注:1964-1975年期间,戛纳并未设金棕榈奖,取而代之的是评审团大奖。)

 

《放大》(1966)Blow-Up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毫无疑问,戛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大师的作品而令世人倍加瞩目。1966年,安东尼奥尼离开意大利来到伦敦拍摄了他第一部国际合作的影片《放大》,这是他导演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而这部作品也标志这安东尼奥尼最大意义上的成功,无论是从艺术角度,或是商业角度。 本片也摘得了1967年的金棕榈大奖。

除此之外,安东尼奥尼还获得过4次金棕榈奖提名。

 

《如果》(1968) if...

导演: 林赛·安德森

作品产量极低的印度导演林赛·安德森,其执导的第一部剧情长片《超级的男性》,就获得了1963年度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家联盟特别奖,而1969年凭借这部《如果》顺利摘得金棕榈。

片中巧妙地使用幻想与虚构的情节,使影片成了“不真不假”,“亦真亦假”的故事。影片片名只是“写在墙上的一些东西”,信与不信,就看你自己。影片结构复杂,讽刺尖锐,导演技巧高超,安排巧妙。

《出租车司机》(1976)Taxi Driver

导演: 马丁·斯科塞斯

只能说喜欢电影的人,没有不喜欢这部电影的。这部明显带有“挎掉的一代”的特征的作品,是斯科塞斯以最好莱坞的方式精准刻画了越战结束后的美国人的境遇。它不但在商业片样式中显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博得了推崇艺术片的戛纳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此外,斯科塞斯获得过金棕榈奖提名的影片还有《再见爱丽斯》(1974)、《喜剧之王》(1983)以及《下班后》(1985),并凭借1985年的这部影片摘得最佳导演奖。

《铁皮鼓》(1979)The Tin Drum

导演: 沃尔克·施隆多夫

德国新电影流派名导施隆多夫的扛鼎力作,也是影史最著名的反纳粹电影之一。影片气势恢弘,改编自德国名作家格拉斯的《德意志三部曲》之一,以一个畸形的侏儒一生的颠簸遭遇和奇特视角来揭示整个德国民族的历史和纳粹的丑恶。 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戛纳金棕榈奖。 同年,与《铁皮鼓》并列获得金棕榈奖的还有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这也是一部反思战争的伟大作品。

《影子武士》(1980)Kagemusha the Shadow Warrior

导演: 黑泽明

一代大师黑泽明执导电影的时期可以说是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截至《红胡子》为止的17年间,由黑泽明导演、三船敏郎担纲的作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绝对的保证。

两人合作的《活人的记录》(1955)获金棕榈奖提名,而在1980年的《影子武士》摘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铁人》(1981)Man of Iron

导演: 安杰依·瓦依达

该片是波兰电影大师安杰依·瓦依达继《大理石人》后的同类社会批判电影,也是该片的续集,为他赢得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大奖。 与上集一样,瓦依达毫不留情地揭露出波兰社会的真实面貌,大量的新闻素材剪接增强了电影的写实色彩,还请动了当时的波兰工会主席(后来的波兰总统)瓦文萨参加演出。但过于写实的手法显然使他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压力,被迫出走法国。

本片与《大理石人》一起,成为轰动一时的具有良知和勇气的写实力作。

《德克萨斯的巴黎》(1984)Paris, Texas

导演: 维姆·文德斯

维姆·文德斯可谓是戛纳电影节的一个传奇,自从1976年以来已经被提名过8次金棕榈奖,本片在当年拿下了包括金棕榈在内的三项戛纳电影奖。

身为德国新电影导演之一,文德斯常被定位为存在主义者,他的作品融合了好莱坞形式及类型,主要呈现孤独、优柔寡断、不安的意识及探究二次大战后德国人对其生活中无法抹灭的美国文化的矛盾、冲击情结。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的电影就如同现在潜藏于德国的美国化现象。”

《爸爸出差时》(1985)Otac na sluzbenom putu

导演: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被评论界和影迷誉为天才导演,南斯拉夫人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作品岁不多但几乎每部影片都能获得奖项,堪称部部佳作。1985年《爸爸出差时改编自薛维的长诗,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95年《地下》再次获戛纳金棕榈大奖,导演时年三十九岁。

《爸爸出差时》是一部非常感性的影片,从小孩的视角观察世界,而且带有日后回忆的怀旧感,将政治批判用童稚的纯真加以谈化,里面有很多亲切感人的场面,令人想起自己的童年。

《性,谎言,录像带》(1989)Sex, Lies, and Videotape

导演: 史蒂文·索德伯格

1989年,26岁的斯蒂文·索德格格的处女作《性,谎言,录像带》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一鸣惊人,成为独立影片打入主流社会的典范。评委会主席维姆·文德斯对这部电影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对他而言,评判影片最重要的是看有没有个性,《性,谎言,录像带》修改鲜明,看了让人兴奋,让人对电影有信心。

此外,男主角詹姆斯·斯派德也凭借其沉稳细腻的表演而摘得这一届的戛纳影帝桂冠。

《钢琴课》(1993)The Piano

导演: 简·坎皮恩

来自新西兰的简·坎皮恩是至今唯一一位摘得过金棕榈奖的女性导演。本片随着剧情逐渐进入性骚动和肉欲的境界,整个过程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和人为的反差。 亨特扮演的爱达,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激情饱满,表现力强到几乎等同于呐喊。帕昆扮演的女儿更是非同寻常,她继承了母亲的强烈个性,身上还带着教徒般的偏执和军师似的主见。两人均获奥斯卡奖。影片对女主角“红杏出墙”的观察多半是从小孩的视角,因此它的风格有一种似懂非懂的神秘和爱憎模糊的深邃。

多么美好的一年,该片与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并列1993年的戛纳金棕榈奖。而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坎皮恩的新作《明亮的星》(2009)入围竞赛单元也将角逐大奖, 值得期待。

《霸王别姬》(1993)Farewell My Concubine

导演: 陈凯歌

该片是导演陈凯歌的第5部作品,也是陈凯歌电影创作中的一个转折点,成就了中国电影史上光辉的一笔。《霸王别姬》也是迄今为止华语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取得的最好成绩,唯一的一座金棕榈大奖。

1997年,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电影《春光乍洩》入选竞赛单元,并夺得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有多位华语电影人的作品入围竞赛单元。

《低俗小说》(1994)Pulp Fiction

导演: 昆汀·塔伦蒂诺

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低俗小说》算文艺片吗?要知道当年它可是打败了波兰电影诗人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白红三部曲之红》(1994)而擒获金棕榈大奖的。

这在当时是非常具有争议性的,然而如果现在回头再看这位把所有严肃的东西,暴力、性、政治、国家的战争都变得像快餐一样容易吞咽的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对电影做出的最大的贡献可以说是把“浅薄”的后现代电影拍成了“史诗”。

众所周知,昆汀今年将再次玩转戛纳,带着新作《无耻混蛋》角逐金棕榈奖,而且他自认为这是一部“传世杰作”。

《秘密与谎言》(1996)Secrets & Lies

导演: 迈克·李

这只是一部有关家庭困境的喜剧片,迈克·李以一种温和的态度面对人们在生活中的问题。影片不但获得1996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扮演辛西娅的布兰达·布莱斯也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

此外,在1993年,迈克·李还凭借《赤裸裸》(1993)摘得最佳导演奖。2008年一部《无忧无虑》同样在世界影坛大放异彩。

《樱桃的滋味》(1997)Ta'm e guilass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堪称当今世界影坛少有的大师,由他执导的《樱桃的滋味》表现了寻找死亡时发现生命的奇妙历程,探讨了在“限制和自由的矛盾中”对生死的看法,以其深刻的哲学思考,在世界影坛引起轰动,摘取了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鳗鱼》(1997)The Eel

导演: 今村昌平


数位日本电影大师都备受戛纳的青睐,遗憾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大师也一个个离我们远去。逝世于2006年5月30日的今村昌平,早在1983年改编自深泽七郎的同名小说《楢山节考》,就获得过当年的金棕榈大奖。1997年,他的作为第二次高潮的代表作《鳗鱼》再夺戛纳金棕榈大奖。而在《鳗鱼》获得金棕榈奖的四年之后,今村昌平组织原班人马拍摄了《赤桥下的暖流》,同样好评如潮。

《华氏911》(2004)Fahrenheit 9/11

导演: 迈克尔·摩尔


这是自1956年的《寂静的世界》以来首次获得金棕榈奖的纪录片。迈克·摩尔的这部影片作为纪录片出现,唯一的使命就是真实地纪录。影片记载和披露了911之前,布什父子怎样和本拉登父子作交易,美国政府又是如何一步步地成为侵略者的。


作为美国乃至全世界有史以来最为成为的纪录片作者之一,迈克·摩尔的纪录片在商业上同样也是成功的。

《墙壁之间》(2008)Entre les murs

导演: 劳伦·冈泰


这是时间上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部金棕榈奖之作。虽然它或许现在还称不上“经典”,而且在电影节上最终获奖的往往都是一开始并不是最被人看好的,要知道这可是21年来首位获得“金棕榈”的法国人,劳伦·冈泰以自己的作品在极力为当代法国电影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