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Isabella,转载自“法语人”微信公众号(ID : fayuren123),本文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授权。了解更多信息,请扫描文末二维码。

最初的最初,对摄影的执念来源于我的一位师兄,听说他为了成为一名摄影记者放弃了贸大同声传译研究生的机会。看他拍的片子,才发觉镜头是可以纪录大学最美好的日子,个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还有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其实那个时候,摄影更像是一种个人意念的表达。

今年的2月份,当时在帝都做着一份图片编辑的实习,当时要做一期在海外学习摄影的留学生的分享,请到了一位巴黎一大学习造型艺术(art plastique)的师兄,听他讲述那些上过的暗房、构图、布展,对于美学、艺术批评的深入剖析, 才发现摄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式,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熟稔,还是一种理念上的不断更新。记得他说过的一段话我特别喜欢:“法国的摄影之所以保持其独特的风格,在我看来是因为他们勇于打破那些时尚,哪怕是完全颠覆,他们也会保持着创新的姿态”。

这是:Charlie Hebdo事件后游行中的一位含泪的摄影师。典型的纪实摄影画风。

:Charlie Hebdo事件后的游行,这幅图片有一种雕塑感。

《小丑》只在半边脸上化了妆的演员,同时呈现着真实与虚构两重人生。这是摄影师李泊言的学校作业中的一张图片。法国的艺术专业很注重思辨与展现力。

在我眼里,法国的生活可以赋予人自由进行艺术创作的渴望,去关注那些日常生活的碎片,去用光影、构图、冲击力营造在城市中各个场所的存在感。而在摄影领域,除了摄影师这些捕捉镜头,用光影讲故事的人,还有一部分进行摄影理论研究的人,他们更多的以文艺批判的形式负责让公众去客观地了解摄影。每当我跟别人说,我是个纪实摄影迷,好多人都会想象着我在摄影棚里摆弄各种镜头的样子,其实,我只是个喜欢看照片的孩子。

在摄影领域,我更多关注于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用图片去讲好每一个故事,用视觉冲击强调热点。当然新闻摄影与其他摄影也有不少区别,比如新闻摄影在修图要求上有着严格的标准,保持其真实性与客观性才是其追求,而“美感”的追求并不是首要目标。谈到法国,不得不谈他的艺术,而众多艺术中,摄影是个年轻的艺术,直到目前学界还存在关于摄影是否是艺术的争论。很多人认为摄影是“savoir-faire”,并不像传统的造型艺术那样需要太多的艺术理念。但是,怎么能说一张具有美感的照片里没有多元的艺术理念呢?

在法国,摄影并没有身处高高的殿堂,它以及被当作成一种艺术启蒙教育的一种方式,之前跟几位法国青年摄影师聊过他们的摄影故事,他们中很多人很小就拿起相机到处街拍啦,大致上分为学院派与学者派,所谓学院派嘛,就是在专业的摄影学院里从事相关学习,所谓的学者派,是那些有艺术史、美学、哲学、社会学专业背景的摄影师,对于后者,他们会为摄影注入很多“现实思考与问题聚焦”。两派殊途同归。而法国的人文教育启蒙里艺术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毕竟这是一个拥有无数博物馆的国家,毕竟这是一个充满了知识分子气息的国度、毕竟在这里公共艺术教育的发达程度让人惊异.......

当我们谈到法国摄影的时候,这种谈论本身就是一种小确幸——

记得今年上过一门叫Civilisation de l’art visuel(视觉文化鉴赏)的课,那个时候来自索邦的grand professeur站在讲台上给我们从商业广告的艺术传达一直讲到现代摄影技术以及西方古典油画,私底下跟老师聊天的时候,才发现老师是英语文学教授兼哲学中美学方向的研究者。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我也决定在摄影史、摄影理论上深入了解一番。

谈到法国摄影,必须要谈的是马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以及代表人物: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关于马格南图片社,没入摄影圈的人觉得它有些小众,其实我觉得他代表了一种有情怀的摄影,马格南图片社成立的初衷是形成一种不受商业局限的摄影师联盟,从事社会深刻议题的拍摄:战争、种族斗争、社会边缘群体等议题。

作为创始人的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曾经这样讲述其创建初衷:“我想提醒各位,马格南的成立是为了让我们,事实上是迫使我们,用自己的能力与解读为我们的世界和时代留下见证。我在这儿不想细说是谁、什么作品或者为什么,但我深深感到某种症结正降临我们当中。这也许是外部环境的作用,但并不能成为我们的借口。”

谈到马格南图片师,又怎么能忽略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这位创始人呢?

« La photo, c’est la concentration du regard. C’est l’œil qui guette, qui tourne inlassablement, à l’affût, toujours prêt. La photo est un dessin immédiat. Elle est question et réponse. »

“ 摄影,是一种聚焦,是潜伏着准备去捕捉的眼睛,不曾厌倦。摄影是一种瞬间的创作,它反映了关注的议题,同时给出了答案。”

这是这位纪实人文主义摄影师对于图片的定义。

布列松手持莱卡相机

在广大摄影迷心中,布列松手持莱卡相机的状态是最为恒久的。这位人文摄影师眼里的摄影不仅仅需要技术,更需要为其注入“思考能力”——“经过加工或导演的影像我没有兴趣,如果我进行判断,那就变成了社会学与心里学的层次。”而所谓的“决定性瞬间(les images de sauvettes)”则强调以直觉的方式去捕捉瞬间,而非机械的拍拍。——“有些人的相片是事先安排好的,也有人出门发现影像、捕捉照片。对我而言,相机是素描簿,是直觉与反应的工具,是同时驾驭疑问与回答的瞬间。

在布列松的众多作品里,随处可见“决定性瞬间”的实践,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组是一组肖像画,记录了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肖像;是经典的黑白照,成像很自然,注视着照片中人的眼睛,有一种去了解他们故事的冲动。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 1901-1966)战后欧洲最伟大亦最富于表现力的雕塑家,同为油画家、素描家和诗人。从绘画的范例中探索到一种新的方法,并通过把狂躁的、即兴的、随意的非实象艺术画家的特质笔触转换为另一类媒介,从而在艺术作品中得以实现其意旨。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

Jacques Prevert 雅克·普莱维尔

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 and his wife 勒·克莱齐奥和他的妻子

Jean-Paul Sartre and Fernand Pouillon 让-保罗·萨特和菲尔南德·普永

Roland Barthes 罗兰·巴特

塞缪尔·贝克特 Samuel Beckett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欣赏照片,了解摄影师的故事真的是一种享受。作为法语人,去深刻了解这个国度的文化,亦很重要。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捕捉那些光影瞬间吧!

给大家推荐一个布列松的回顾展:
Henri Cartier-Bresson: The Mind’s Eye

照片来源:
摄影师李泊言

想系统学好法语的同学,可以参加沪江网校的零基础到B2直达法语课程
戳这里去试听>>

声明:沪江网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发现本网站发布的信息包含有侵犯其著作权的链接内容时,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做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