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在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萨特在196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20世纪名满世界的思想家、作家、社会活动家,还曾经是非同一般的知交好友。他们的名字在中国一度响亮起来,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大学校园。那时的学生来 自各行各业,年龄从16岁到30多岁,大家刚从意识形态的严酷中被解放出来,刚刚感觉到一点“个人”意味,于是,一下子接触到的存在主义的一些字眼,比如 “主体”、“自由选择”、“他人就是地狱”等,便成了校园的谈论热点。大家动辄就是萨特怎么说,并且立即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对社会历史的 思考结合起来,为那些一知半解激动不已。紧跟着又知道了加缪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另一个代表人物,知道了他的“局外人”、“荒谬”、“西西弗斯”等概念。当时 的大学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青年一样,在一种迷惘和价值危机中实现了萨特 “存在主义是一种使人生成为可能的学说”之说,使之在思维层面产生了一定意义的指导性。这批人从校园走向四面八方,也将自己的思考带向四面八方。我想,后 来在日常语言中经常出现的“选择”等词汇,应该是那时“存在主义热”的“后遗症”。

  但是,无论那时还是现在,有多少人知道萨特和加缪那段传奇友谊背后的诸多思想纠葛,以及他们之间震动欧洲知识界的“吵架”和“分手”?有多少人了解那场友谊“崩解”背后的冷峻现实和价值深层的两难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