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突出的不同在于,在中国的传统婚礼的过程中,男方一般要给聘金。我在台湾参加朋友的婚礼时,往往会听到新郎的父母给了多少聘金,请客花了多少钱,等等。而在法国,刚好相反:没有人谈聘金,倒是新娘要准备充足的嫁妆。

一般法国女孩子,从青少年开始,都会为了自己将来婚姻购买床单、碗盘、毛巾等家庭日用品,而且,婚宴的费用一般也必须由女方承担。因此,法国有 "嫁妆吞噬者"(croqueurdedot)的说法,用于形容少数不良男性,选择结婚对象时专门挑选富贵家庭的女儿,作为致富的途径。

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差别在于被邀请的人所送的礼。在中国谁被邀请参加婚礼,就应该送份红包,而红包是有"行情"的。我的一个法国朋友在台湾与台湾女孩子结婚,就完全入乡随俗了;他就直接与朋友说:他们结婚是按照中国的习惯收红包的,不照法国的习俗。

法国的习俗是:

新娘新郎在结婚前想清楚,他们婚后家里需要什么东西,再到当地的较有规模的商场建立一个"结婚明细表"(listedemariage),列出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此后,在所寄的请帖会附上说明:"我们的结婚明细表在某某商场"。你就必须前往该商场看明细表里有什么东西还没被别的客人买,再按照自己的经济能力替新人买一套床单或一组水晶杯,等等。当然,不能不买咯!

法国人结婚,也会从客人的身上赚一点:方法是拍卖新娘的袜带(其实,现在法国女性很少穿传统必须绑袜带的丝袜,而穿裤袜)。拍卖的过程也蛮有意思:每次有人出钱,就把新娘的裙子撩得高一点,直到袜带出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