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汉语会考如何进行?这要看学生所修的汉语是作为一外、二外还是三外。(笔者注:当然,由于师资及生源数量问题,目前在法国将汉语当作一外和二外来修的中学应该是极少数,而且集中在几个专门培养汉语人才的城市,多数地区还仅仅将其作为三外来选修。当然,一门学科的从无到有总是当地教育发展、文化进步的体现(当然这与中国经济实力上升、国际影响力提高直接相关)。比如里尔学区,1996年中学汉语学生仅有72人,2006年就增加到688人,其中72% 的学生作为三外,18.5%作为二外,作为一外的学生就相当少了。)

一外、二外要求笔试与口试,而三外只要求口试。笔试以我所见的2008年汉语会考真题为例:

汉语一外:笔试3小时,根据给出的500余字的短文《北京印象》回答问题、作文及翻译。短文涉及北京市容的变化及奥运,作文1题目是介绍自己的城市(150字),作文2要求学生对奥运会发表感想(150字)。

汉语二外:笔试文科3小时(理科2小时,题目稍易),题型如上,但短文字数减少到300余字,但就作文题目看来难度也并未因此降低,比如08年真题的短文《农民工》,文章虽短,却涉及到中国一大社会问题,作文题目也相当“高级”:作文1:你觉得农民工变成市民是一个问题吗?为什么?(作者注:我感觉这里的 “问题”应该当作“困难”“麻烦的事”解。)(150字)作文2:你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看法?(150字)

不知大家对这种作文有何感想,在我看来,这样的标题足以写一部博士论文。

再说口试。通常需要20分钟准备,20分钟考试。一外、二外、三外的口试又各有区别。

一外口试:考生向考官提供一篇或几篇短文(总页数20页),考官选定短文后考生开始准备。考试时由考生针对短文进行陈述及解释(可以包括翻译),然后回答考官的问题。

二外口试与一外类似,不过所选短文的长度略有减少(15页)。

三外也是类似,短文的总长度大概10页左右。就我们这次经历看来,并没有要求考生陈述,而是直接进入提问阶段。所提问题也并非与短文有关,而是围绕着考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基本问题,比如姓名、年龄、家住何方、在哪儿上学、汉语老师的名字、喜欢学习与否、是否到过中国、父母家庭、兴趣爱好等等。同时学生还应该阅读一段文章,考验他的识字情况。要知道,三外考生不进行笔试,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用学习写字(我一直坚持写字的重要性,在此与部分认为“不考就不用学 ”的同行产生了分歧),至少会考也是对识字数量作出要求的。鉴于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特殊性,不亲手一笔一划地写下每个字符,能够仅凭几秒钟的视觉记忆记住大纲上400多个汉字吗?个人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