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居】 定居是法语人三十而立的标志性事件

很少有几个文科专业能像法语一样把人生的地域半径延展的如此之长。一部分人一毕业就奔赴海外。那一张张异域风情的照片诉说的不只是这稍纵即逝的青春,还有灵魂的寂寞、身体的疲惫以及对于前程的不确定,“法国,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非洲,赚钱虽多,并非长居之地” …

没有那么多风花雪月,国内的这帮法语学友比出去的人务实的多,日益攀升的房价和房租,嚣张的向他们展示着一个事实:定居越晚,离家越远。

像所有其他专业的人一样,定居的标志或是婚姻或是买房,再抑或兼而有之,在某个城市有个属于自己的方寸之地,让心和身体有一个可进可退的着落,已然成了奋斗的必须,基于这样的标准,来说这24个人的情况:

12个男生有6个把家安在了北京,不管先来还是后到,把大家召唤到这里的是这座城市的大名和工作机会;另外的6个,有三个是因为在地方大学当了老师,这种有悠长假期又有声誉的工作,很难被舍弃;有俩人还在非洲淘金;另外一个非洲回来之后,到广州投奔等了他两年的女友,已然结婚生子。

12个女生有两个在北京,定居的源动力,一个是追随老公,一个是投奔亲戚;两个嫁到了法国,另外的以相当不集中的方式散落在各地,大城市出来的回到了父母身边,外省市出来的回了原籍中的大城市,没有两个人同城相恋。

对男生来说,定居何处,职业和发展机会至关重要;女生则更容易受婚姻牵扯,工作和亲缘关系也很有影响,定居何处,就看哪方面先入为主了。

窜升的房价已很现实的成为80后定居的第一障碍,对于要用的上法语就注定要在大城市落脚的法友而言,男生入对行,女生嫁对郎,是解决房事的比较靠谱的途径。房子是个全民纠结的问题,就不展开说了,你的父母、同学、男友女友、将来的同事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嘴聋的~

2、【成家】——三十岁未婚,就是对父母宣战


看一档节目,说是女生二十五未嫁叫“圣斗士”,二十八岁没主叫“必胜客”,三十几岁还单身那就会被尊称为“齐天大圣”。我们班女生没这么高造诣,就在上上周,随着一个女生在北京悄然结婚,班上12金钗都单身不再,已经尽为人妻了。有人说婚姻是女人的事业,那么对女生而言,如果你二十二三四岁毕业,那么到了二十六七八岁,出嫁的优先级就远远高于出国了

与女同学不同,12个男同学已然经历了关于婚姻的各种传说:结婚、离婚、二婚、未婚。后几种情况的闪现,非洲功不可没。在四个未婚的男青年里面,其中三个有在非洲战斗四年以上的经历。

不管你的心态有多好,三十多岁未婚都无异于跟父母宣战,在这场战役里,无论父母把你当孙子一样的训斥还是当爷爷一样的恳求,自己想要做的,就是希望能以一种完败的方式结束这场叛逆。

除了自身的原因,对法语出身的人而言,以下两种客观情况容易导致晚婚:

1、  非洲工作——距离不容易产生美,更容易产生距离

2、  大城市生活就业——现实就是关于爱的种种梦想短期都难以变成现实

3、【立业】—— 法语的三条路:从政、从商、做学问

同学见面,相互之间表示一下恭维,赞美和羡慕别人的工作是经常的;可真要把相互之间调换工作的玩笑变为现实,我看也谁也未必,并不只是因为这时候他会怀念自己工作的好,最终阻碍这种冲动的,还是因为每个人都不确定自己是否更适合别人的那份职业,已经小有所成的他不愿意再去冒这个险。

与刚毕业时的迷茫和乐于尝试不同,30岁,职业方向对大部分人来说已经基本定型,需要做的是把握速度和控制节奏.,他们更倾向于求稳,即便意识到发展空间不大,也不会轻易放弃和改变目前的拥有。

24个人里:前前后后有9个登陆过非洲;排名第二的群体是大学老师,7个;其他人的工作分布就比较分散了,有在国家机关的、还有在省市外办的;商业和企业方面也占着半壁江山,大部分在企业供职,也有自己开公司的。

1) 从政:

从政是最容易获得职业声誉的。法语走这条路的人不多,但往往踏入的都是豪门,这也是在已经行政化了的高校里,老师们最愿意提及的事,他们会经常借此去刺激学生的G点,告诉她们在学校里好好搞,毕业后就可以去部委、可以进机关。事实上这样的工作不但职位不多,也不易获得,只是法语圈的零星点缀。班里有4个同学走了这条路,分属中央某机关、总参、还有两个在省市的外办,其中一个目前在联合国借调、另外一个几年前已辞职入企、奔赴非洲。法语人从政的一大障碍就是他会被贴上翻译的标签,从而遮掩到法语之外的才能和光芒;通常会有外派的机会,但去哪里,往往身不由己;事业进程上,30岁对从政的人来说还太年轻,需要继续被锻炼 …

2) 从商:

从商是最容易获得经济回报的,走这条路的人也最多。在商言商,多赚些钱是很实在的事。12个男生有7个就职于企业或是自己开公司,财商加一点运气,即便是我一直都认为他更适合做学问的那个,三十岁时,也有了几十万的身家外加一个法国读回来的双硕士头衔。

至少有三个男生在30岁时完成了挣够100W的梦想,有在国内的也有在海外的,100W是赤裸裸的现金,要是把房产的升值也计算在内,用当下的市场价去衡量的话,应该会有四个或者五个,这样算下来,200W以上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

这三个男生,有一个法语不错,两个成绩不好,都是本科学历,且没有留学经历。

之所以说这些,是想告诉有志于商道的同学,就不要在法语好不好,学历高不高这些问题上纠结和找借口了,除非你只是想找个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商场不太看重出身,轻装上阵反而更容易玩的开。另外法语水平这把利剑比较适合在月薪万元以下的情况下作战,你有更高的追求时就该把它换成枪了,射出去子弹往往是法语之外的东西。

跳槽对在企业里干的人是很正常的事,这三个同学换工作的频率最低,一个一直在一家坚守,另外两个辞职后出来就各挑一摊了。不是说跳槽不好,是想说,越早找到适合自己方向,并耐下心来为之奋斗,越容易早有斩获。

不过大家也都是名义上有钱,可能谁手里都没有多少现金,即便是100W,对于在北京这样城市买房定居,也都是刚够止渴,没人敢把钱压在手里,房价这个涨法,你大半年的奋斗成果,一会就给你涨成别人的了。所以大家该花的花,能省的也省,日子过得很普通。

女生在商业方面或许有自己的认识,更多的人把婚姻当事业,在30岁之前嫁个疼自己又有经济实力的老公,生个健康的宝宝,是她们眼中的是最大的财富。

3)做学问:

做学问比较容易有成就感。在法语圈,做学问约等于当老师,学以致用和桃李天下会让他们有播种的快感。我们班做这行的有7个,三男四女。不过老师也有老师的苦衷,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当前的坚挺和日后的不断崛起,这些年的精力都放在了读研读博上,只有学历方面硬才能把那些荷尔蒙分泌旺盛的青男色女整蒙,也才能塞得住领导们的嘴巴。

高校教师们可能工资收入不高,但悠长的带薪假期和不错的社会地位让这样的职位很受女生的追捧,高学历越来越成为进大学当老师的敲门砖和护身符,从中国到法国、从硕士到博士,这7个人里,有两个已经成了法语系的主任,还有一个一边北大法语读博,一边教书。

上面的职场走秀想必会让很多同学觉得法语的出路还是不错,怎么说呢,我是都挑着好的去写的,这既对得起自己同学的脸面,也不伤及各位经常来这里采日志的同学们的信心。没有渲染是:哥有哥的劳累和寂寞,姐有姐的惆怅和孤独,生活和工作都是多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