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化大起底:法国人称赞的法国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Top10
谈到法国,从高卢时代到中世纪,再到近代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共和国时代........每一个时代都给这片红蓝白的土地烙上了属于哪个时代的烙印。想去了解法国的文化与社会,不妨去看看那些遗产。因为这些遗产不仅仅是一种建筑符号,也是一种文化与社会符号。从恢宏的巴洛克建筑到哥特式建筑,再到现代极简主义建筑,每个时代都为这些今天的遗产赋予了独一无二的痕迹。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法国人称赞不已的法国遗产。
在le Monde一则报道中统计了不同国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数目,截止到2016年,法国有42处,排名世界第四。
Ecole Du Louvre 卢浮宫学院
而法国的文化遗产教育、文物保护、城市规划的投入也为人称道。笔者最近报名了一个Ecole Du Louvre(卢浮宫学院)的夜校(cours du soir),这是一个为了增进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通识课项目,对于青年学生,只需要111欧的注册费,就可以每周在卢浮宫学院里进行一次90分钟的艺术史概览课程。而各大博物馆的开放日、一些认识城市的一日漫步项目都创造了让公众从不同角度看待城市的文化遗产,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这些经验也值得我们去借鉴。
下面的这几组遗产,都是法国人的心头爱!
Le Mont-Saint-Michel 圣米歇尔山
Le château de Versailles 凡尔赛宫和花园
当然啦,小编心水这里的主要原因嘛,就是这部号称史上最华丽的法剧——Versailles
La cathédrale d'Amiens 亚眠大教堂
位于索姆省,13世纪古典哥德式教堂中最大的代表作之一。最著名的是教堂三层塔式向内高挺设计,造型优美,雕刻秀丽
Les rives de la Seine 塞纳河畔
文艺的人总喜欢在左岸与右岸徜徉,走走那些桥,在萨特和波伏娃呆过的花神咖啡馆做一做,去西岱岛上转一转,或者去巴黎圣母院里祷告,在卢浮宫里探秘,或者到左岸找一家不知名的博物馆看一场展览,这就是所谓的法式生活。
Le centre historique d'Avignon 阿维尼翁历史中心
Maisons La Roche et Jeanneret 两座相连的经典设计作品
这是2016年刚刚入围的遗产,是一组以现代主义为特征的文化遗产。勒·柯布西耶本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Gris,为瑞士裔法国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被公认为“功能主义(fonctionalisme)建筑之父”。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是柯布西耶拥趸,他曾评论柯布的作品说:“通过这些住宅,我们了解到孤独的巨人,有着奋斗的苦恼和创作的纠葛,对于生长在资讯时代的年轻学生来说,是一次新鲜的体验。” 这一次,以20世纪著名建筑师个人系列作品跨国联合申遗,尚属首例。
这17座作品有10座建筑分布在法国各地
勒·柯布西耶自己这样评价这件作品:“虽然别墅被赋予了一种略带文雅、华丽以及稍微有点张扬的建筑风格,但是它们仍然有着某种结构秩序。”
这是他在20年代“白色时代”最后的杰作。柯布在设计的时候居然忽略了这个别墅的居住体验:这栋房子的许多角落漏水,冬天来临时,大量的落地窗使房内热量大量流失。这也让柯布因此差点吃了官司。
这件作品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对于住宅和公共住居问题研究的制高点,结合了他对于现代建筑的各种思想,尤其是关于个人与集会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它像一座方便的“小城”,粗野外观,与战后流行的全白色的外观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引起了当时评论界的争论。
当勒·柯布西耶接手这个工程时,他没有沿用罗马风格,最终造出的新教堂,完全颠覆了人们心中的宗教建筑。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再独具古典形式来表现宗教。
以上这些便是坐落在法国的建筑作品,除此之外还有:
法国东部Saint-Dié-des-Vosges市的手工工厂(Manufacture)
蔚蓝海岸Roquebrune-Cap-Martin岬的海滨木屋(Le Cabanon)
菲尔米尼-维尔市(Firminy-Vert)文化馆(Maisons de La Culture)
巴黎郊区Poissy市的萨伏伊别墅与园丁敞廊(Villa Savoye et loge du jardinier)
巴黎近郊Boulogne-Billancourt市Porte Molitor门附近的Immeuble Molitor住宅大楼
贝尔福(BELFORT)附近隆香市(Ronchamp)的圣母院教堂(Chapelle Notre-Dame-du-Haut)
VERS UNE ARCHITECTURE 建筑学理论著作《走向新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建筑师,柯布西耶还是一名作家,他从不将自己的语言限定仅限定在建筑,而是触类旁通地延伸至文学范围。1920年10月,他与朋友合办的杂志《新精神》,将自己的建筑观点与文学诗歌艺术结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23年,柯布的建筑学理论着作《走向新建筑》(VERS UNE ARCHITECTURE)出版。
也许有一天,当你走在一做城市里,在一片居住区里会不经意发现一幢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里的房子,应该会带来很多惊喜吧!之所以一个建筑师的设计的房子能够成为遗产,其实说明了法国人心中对于城市,对于建筑的认同感。
遗产之于法国人,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不断传承、生生不息的情愫。
本内容为沪江法语寇萌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