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José Frèches --法兰西人的东方赋歌

采访、撰文:
Simone Chen

"让我最后一次跟我身后这充满欢乐和苦难的国度再见一面吧!让我再看一次福州,再作揖次回顾和怀旧的访问吧!我觉得有一大堆事物在招呼我,而过去我多曾忽略!让我再看一看着这遗忘了的伟大眼泪的源泉吧!.."在《认识东方》这本被诗人自己称之为 "精致的素描册子"当中,保尔 ·克洛岱尔用"长短赋格"写下了如斯话语。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这位同时还身兼外交官的法国人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彳亍了十五年的悠长岁月。劳作的农人、寂静的寺庙、荒凉的陵墓、纷然杂陈的戏台..这些远东的异域风物构成了克洛岱尔个人历史中的重要部分。我猜测,José Frèches必定也曾在那些抒情写意的文字中臆想过关于中国的种种,虽然从孩童时代起,他已经从《丁丁历险记》中获得了关于这个遥远国度的模糊印象。且不管究竟是受到何种影响,José最终还是走上了与其前人如出一辙的道路 --在纪实与虚构中,用文字细细临摹属于自己的中国情愫。而事实上,他所做的远比克洛岱尔更多。

关于他的纷繁人生

没有人能用一句话来向你概括 José Frèches这个人,因为寥寥数语做不到把一则千头万绪的纷繁故事交待清楚。作家、艺术策展人、艺术史学者、政府要员..他将如此众多毫不相干的身份综合在一起,又出人意表地将每一个环节都演绎得尽善尽美。

从童年起,这位全才的人生经历就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因为身为大学教师的父亲工作时常调动的关系, José很早就体验了在圣保罗、罗马、里斯本这些异国城市的生活。在十八岁之前,故土法国对José而言,其实更像是一个度假圣地。就在那段匪夷所思的"移民"岁月里,他逐渐发现旧物件对他具有一种难以道明的诱惑力。不过只是个小孩,可他却已经开始用自己的零花钱在各地的跳蚤市场收购藏品,其中你还能发现一幅十七世纪的里斯本铜版画。这一切合理地解释了 --考上艾克斯·普罗旺斯大学( Aix en Provence)的José为什么会选择艺术史作为自己研究的方向。José进入大学的第一年,恰逢1968年,学校开始增设中国艺术系 --由《丁丁历险记》激起的对中国文明和文字的好奇,此时终于找到了探索的门洞。

1970年的夏天, José做出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这个决定让他自己也觉得心里没底。为了不再接受父母的资助,他打算参加严苛的法国博物馆管理人资格考试。令他惊讶的是,自己第一个完成考试,居然还通过了--那一年,他二十岁。Guimet博物馆请他担任中国藏品部分的管理人,
卢浮宫、Grenoble博物馆之后都成了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这无疑是一份令人肃然起敬的工作。可他却在服完兵役之后,突然改变了人生轨迹的方向(亦或者是丰富?)。这次,他决定要去E.N.A继续深造--作为法国最好的管理学院,那里造就了许多政治风云人物。 1982年,已从仕途的 José成了希拉克任市长期间的巴黎通讯局局长。当希拉克成为总统之后,他又在 1986至1988的两年间担任总统的媒体顾问。而如今,他已经被新一任的法国总统萨科奇任命为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全权掌控法国馆的总负责人。然而,不管是做学问还是走政途,José的命运似乎总是同中国脱不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