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巴黎:巴黎第1区 - Louvre
走遍第1区之——杜伊勒里宫 Palais des Tuileries
杜伊勒里宫(法语:Palais des Tuileries)曾是法国的王宫,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于1871年被焚毁。1559年法国国王亨利二世去世后,其遗孀卡特琳·德·美第奇决定搬出亡夫居住的卢浮宫,另建新宫。1564年,卡特琳·德·美第奇下旨在卢浮宫西面约250米远的地方营建杜伊勒里宫。“杜伊勒里”的名字来于该处的一座石灰窑(tuileries)。
杜伊勒里宫的设计师为菲利贝·德·洛梅(Philibert de l'Orme),他在设计时参考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建筑,将布局设计成南北向的长条形宫殿,西侧的所有主要房间均面向西边的杜伊勒里花园。宫殿主体建筑为两层,一层为举行礼仪活动的公用空间,二层布置国王及王后的卧室和起居室等私人空间。二层之上有阁楼屋顶。建筑正立面中央为圆穹顶,两翼为法式方穹顶。杜伊勒里花园的布局仿照美第奇太后的故乡——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花园,布局对称,并种植了来自意大利的柠檬、柑桔等植物。宫殿于17世纪初完工,由“花廊”(Pavillion de Flore)与卢浮宫相连。
走遍第1区之——卢浮宫 Musée du Louvre
卢浮宫(法语:Musée du Louv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原是法国的王宫,现在是卢浮宫博物馆,拥有艺术收藏达3.5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主要收藏1860年以前的艺术作品与考古文物。
卢浮宫始建于12世纪末,由法王菲力二世(“奥古斯都”)下令修建,最初是用作监狱与防御性的城堡,边长约90米,四周有城壕,其面积大致相当于今卢浮宫最东端院落的四分之一。当时的卢浮宫堡并不是法国国王的居所,而是被用来存放王室财宝和武器。
14世纪,法王查理五世觉得卢浮宫堡比位于塞纳河当中的城岛(西岱岛)的王宫更适合居住,于是搬迁至此。在他之后的法国国王再度搬出卢浮宫,直至1546年,弗朗索瓦一世才成为居住在卢浮宫的第二位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命令建筑师皮埃尔·勒柯(Pierre Lescot)按照文艺复兴风格对其加以改建,于1546年至1559年修建了今日卢浮宫建筑群最东端的卡利庭院(Cour Carree)。
走遍第1区之——新桥 Pont Neuf
新桥(法语:Pont Neuf)是法国巴黎塞纳河上最古老的桥,“新桥”这个名称是为了从许多连结两岸的桥梁中区别出来而取的。
新桥位于西堤岛(位于塞纳河的中心,也是巴黎历史的核心)的西边,连结巴黎的左岸(巴黎的南部)与右岸。新桥长278米(912英尺),宽28米(大约92英呎),可以分成两个部分,西堤岛与左岸之间的部分有5个拱,与右岸连接的部分则有7个拱。
声明:双语文章中,中文翻译仅代表译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