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say博物馆-法国现代艺术之旅
  
  1986年,当中国人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拆掉一座又一座历史建筑,推平旧城墙填平护城河时,地球的另一端,奥塞美术馆在塞纳河畔的一个废弃火车站里落成了。据说法国政府提出拆掉这座19世纪建的火车站改建成商务中心的议案,遭到很多市民反对,而后政府采纳众议把火车站改造成了现代艺术馆。今天,奥塞美术馆平均每年接待250万观众,是仅次于卢浮宫和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的法国第三大艺术馆。
  
  早晨9点半从地铁口出来,四处张望,发现奥塞美术馆就在眼前。10点开馆,美术馆门前已经排了10米长队。一群由美国博物馆协会组团的美国学生团唧唧喳喳的在人群中最为显眼,正感叹中国博物馆协会活动时,已经轮到我过红外线安检。进入博物馆大厅,寄存背包,付8欧买门票,花5欧租部中文讲解器,开始了我的法国现代艺术之旅。
  
  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池中睡莲》,静物之王塞尚的《苹果和橙》,被称为19世纪圣像的米勒的《晚钟》,梵高自割耳朵后画的《梵高的卧室》,高更移居大溪地与土著女子同居时创作的《在沙滩上的大溪地女》、罗丹受聘4万英镑稿酬做的雕塑《巴尔扎克》......4个半小时后,无论是我的脚、耳朵还是眼睛在无数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作品面前严重审美疲劳。爬上传说中的露台,孕育了无数画家的摇篮-塞纳河跃入眼前。安葬着拿破仑遗体的荣军院,见证了法兰西王室兴衰的罗浮宫,塞纳河上最豪华的桥梁-亚历三大桥......右岸风景在奥塞博物馆四楼的露台上一览无余。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游客,很难记住法国风景画巨匠柯罗或巴比松,总觉得无论画家勾勒在画布上的塞纳河有多么传神,都没有眼前潺潺流动的河水这般风情万种。
  
  走出博物馆已经是下午3点,肌肠轱辘地坐在博物馆前的石阶上,掏出背包里的面包苹果,一顿狂啃。几只鸽子毫不胆怯地飞落到我脚边,开心的拣食地上的面包碴。看着自己身边的鸽子,扬望头顶明媚的蓝天和身后的奥塞博物馆,突然间,有些嫉妒巴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