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美国名导演奥利弗·斯通执导的以现任总统布什为主角的影片《W》刚刚在这里上映。一部关于二战后法国最受欢迎的喜剧演员米歇尔·柯吕许的本土电影《柯吕许,一个好人的故事》也刚刚上映。身为穷人的同情和支持者,柯吕许反对法国人对移民的排斥态度,并在1981年宣布竞选总统以示抗议。然而,这部法国电影操心的不是政治问题,却是柯吕许的爱情生活。这些细小的枝节问题往往反映出文化的差异。事实上,法国人一直抱着电影作为娱乐行业的原始宗旨不放:为法国人提供娱乐消遣、自我吹捧和精神逃避。

  正在逃避政治题材

  那些头脑正经的美国人一贯喜欢把法国的电影业理想化,但在法国的影迷们看来,是法国的电影制作者,而不是美国的电影制作者,不敢直面探讨那些棘手的问题,诸如当代法国的政治状况、丑闻及社会动荡等问题。

  与此同时,尽管票房成绩一塌糊涂,美国电影人还是不断生产出了大批雄心勃勃的政治题材影片,其中很多启用了大牌明星或导演,如《决战以拉谷》、《狮入羊口》、《引渡疑云》、《节选修订》以及《谎言之躯》。这些电影有的对美国的中东政策提出了质疑,有的则探讨了报纸头条上的热点问题。而法国至今没有出现一部重量级的反映2005年贫困移民郊区里爆发的暴力冲突骚乱的电影。

  法国一直对饱含政治色彩的电影采取审查的做法,包括对戈达尔的《过河卒》(Petit Soldat)(该片完成于1960年,但直到1963年才上映),一部罕有的反映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的影片。而关于这场战争的最好的一部电影,《阿尔及尔之战》(The Battle of Algiers),则是意大利和阿尔及利亚方面联合出品的,导演是意大利人,而非法国人。这部发行于1966年的电影在法国被禁映了很多年。

  关于阿尔及利亚战争方面,可与《现代启示录》或《野战排》(美国的两部最优秀的越战影片)相媲美的法国影片要算去年出品的《亲密的敌人》(L'Ennemi intime),然而它已与它所反映的那场战争隔了将近半个世纪。在法国,制作一部与奥利弗·斯通的《W》相类似的拿现任法国总统开涮的电影"简直是近乎不可能的事",电影制片人卡罗琳·班乔在回应其他法国电影制作人的说法时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