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风暴:梦幻乌托邦

1968 年是沸腾激昂的一年,叛乱遍全球,马丁.路德金被暗杀,布拉格之春被镇压,春意盎然的五月颠覆了整个法国社会,这一切令人联想到权力。而电影艺术,在高达与杜鲁福之后, 亦经历了一场革命。

从 1967 年居伊.德博尔 (Guy Debord) 发表的〝娱乐公司〞 (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到电影乌托邦之间,只需跨出一步,而这一步,则由居伊.德博尔和杜鲁福在电影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双双跨过。杜鲁福的反叛之风由 Dziga–Vertov 小组掀起。只消翻一翻有关 1967 年 8 月的电影《中国人》 (La chinoise) 的报刊文章汇编,读一读其中的〝宣言〞 (Manifeste) 裡综合介绍的所谓典范电影的最初构想, 便可知一二。


• L'une chante, l'autre pas • Tout va bien • Le vent de la nuit • Les rêveurs

这宣言由《中国人》一片中刻划的〝真正革命者〞所表达。〝这些真正的革命者,若说他们尚未拥有有效的战略,尚不知道他们追求的是怎样一个社会,但却在巴黎的公寓裡运筹帷幄〞,意图改造这个世界。他们谈论的是客观世界,绝非一己的私念,他们非常善于提出问题。而在另一处,大学研究员,大哲学家吕西安.戈尔德曼 (Lucien Goldman) 的夫人安妮.戈尔德曼 (Annie Goldman) 这样总结道:〝高达非常精辟地指出 1968 年 ‘ 五月风暴 ' 中形成的光辉夺目的基本观念〞。

1972 年,马连.卡密士 (Marin Karmitz) 摄製了由群众充当角色的《波士下台》 (Coup pour coup) 这部电影,鼓吹工人罢工、佔领工厂、绑架老板作人质等举动。这是他唯一的一部电影,后来他放弃摄製工作,转而从事电影监製和发行,其品牌 MK2 现颇为知名。高达从《一切安好》 (Tout va bien) 这部电影开始,便抛弃了战斗风格,转而拍摄这部商业电影,试图透过当年的两位巨星伊芙.蒙丹 (Yves Montand) 和珍芳达 (Jane Fonda) 所演的爱情对手戏来感动全球观众。他在影片中展示马克思列宁主义,叙述工潮如何影响了一对夫妇,一位电影导演是如何自我审视,竭力做好〝革命知识份子的工作〞,而又不脱离群众,不腐化堕落。
罗拔.布烈逊 (Robert Bresson) 则于 1977 年拍摄了《大概是魔鬼》 (Le diable probablement) ,他极欲暸解 68 年〝五月风暴〞的年轻一代,试图透过影片做个总结。而杜鲁福则在其着作《 Le plaisir des yeux 》裡揭示了对身不由己的斗士的无限信任。〝我们时代睿智、严肃、美好的年轻人,我们可以学着科克托 (Cocteau) 这样说 ‘ 他们呼吸的空气比空气还轻 ' 。〞

二十五年后,电影製作人贝纳多.贝托鲁奇 (Bernardo Bertolucci) 对 68 年5月风暴〝年轻人〞留下的遗产透过《戏梦巴黎》 (Les rêveurs) 一片作了思考。他精彩地刻划了这群空想主义者。而在二十一世纪之交的时刻,菲利普.加希尔 (Philippe Carrel) 则飨我们一部由约翰.凯尔 (John Cale) 配乐的精彩电影《夜风》 (Le vent de la nuit) 。这是一部富诗意的电影,彷如匪夷所思的理想主义的反面,然而这种风格的电影正逐渐消逝。加希尔锲而不捨,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走,摄製了《合格情人》 (Les amants réguliers) 这部杰出的电影,证明了杜鲁福在《电影手册》 (Cahiers du cinéma) 裡界定的才华横溢、名副其实的电影艺术家的地位。
〝五月风暴〞亦大胆地对男女关係作思考。尚.尤斯塔奇 (Jean Eustache) 的《母亲与妓女》 (La maman et la putain) 一片,于 1973 年获康城电影节评判团特别奖并引起轩然大波,夸大疯狂中,廉耻与无耻的界线荡然无存,这是对完全抛弃〝五月风暴〞的价值的社会打开的一个大缺口。



女性导演的电影日渐增多。如 1970 年在美国由芭芭拉.洛登 (Barbara Loden) 执导的《 Wanda 》 及四十年代马亚.德朗 (Maya Deren) 的革新前卫电影。紧接〝五月风暴〞之后,安妮.华达 (Agnès Varda) 扮演了法国女性先锋的角色。在明信片、专栏文章、音乐喜剧等领域裡都有她的身影,她亦是雅克.德米 (Jacques Demy) 的女伴。在《一个唱一个不唱》 (L'une change, l'autre pas) 这部影片裡,她欲展示 1962 年至 1975 年期间发起家庭计划运动的战士们的欢乐和活力。别忘了在这场运动中,那位不能不提的吉塞勒.哈利米 (Gisèle Halimi) ,她为堕胎合法化狂呼呐喊。

让我们回来谈谈回顾展的开幕电影《五月傻瓜》 (Milou en mai) 来结束本文。这是卢易.马卢 (Louis Malle) 迟来的代表作之一 (1990 年),是一部概括性的电影。以疯刺、诙谐的口吻向年轻人揭示当年法国社会出现的问题的根源,并为米歇尔.皮哥利 (Michel Piccoli) 度身订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角色。这是电影的一个伟大时刻,它对 68 年〝五月风暴〞作了雄辩有力的总结,并以艺术抗衡了工业文化的一元化。

现在的情形又是怎样呢?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四十年后的今天,如果艺术根据德国艺术史家汉斯.贝尔丁 (Hans Belting) 的说法尚存在的话(〝艺术史是否已终结?〞),我们是否仍应让艺术在对全球化作政治和社会批判的紧急关头发挥作用。